2018—2023年泰安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周 媛,张正征,刘雪贞,郑传涛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24, Vol. 13 ›› Issue (2) : 28 -34.

PDF (4336KB)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24, Vol. 13 ›› Issue (2) : 28 -34. DOI: 10.3868 / j.issn.2095-1566.2024.02.005
论著

2018—2023年泰安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4439K)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2023年泰安市常住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伤害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2023年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上报到山东省死因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伤害死亡个案,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和年度变化百分比 (APC) 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3年泰安市伤害死亡率为46.99/10万,标化率为36.65/10万,占全部死亡的5.90%,居死因顺位的第四位。标化之后,男性、女性和全人群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APC 分别为-3.587 (t=-4.557,P=0.010)、-4.062 (t=-2.904,P=0.044)、-3.933 (t=-3.965,P=0.017)。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689,P<0.001)。男性伤害死因顺位与全人群相同,前三位主要是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倒,而女性则是以自杀为第一位死因。伤害死因中只有道路交通伤害(t=-2.805,P=0.048)和火灾(t=-2.922,P=0.043) 死亡标化率呈下降趋势。0-64岁人群伤害死因第一位为道路交通伤害,65岁以上人群则以自杀为伤害死因首位,且所有伤害死因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2018—2023年泰安市伤害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三位伤害原因主要是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伤害死因顺位有所区别,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伤害死亡率。

关键词

伤害 / 死亡 / 变化趋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周 媛,张正征,刘雪贞,郑传涛 2018—2023年泰安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4, 13(2): 28-34 DOI:10.3868 / j.issn.2095-1566.2024.02.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336KB)

3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